“罢了,便先租下吧,不过劳烦张牙人帮我打听打听,老板是不是有卖铺子的意思,若是有意待我手上银钱宽泛些,我便买下这铺子。”秦蓉道。
张牙人没想到秦蓉小小年纪,竟有如此魄力,“行,我会尽力打听的。”
秦蓉付了一年的租子,这铺子便定下来了,拿到钥匙之后,秦蓉仔细地看了看这食肆。食肆前头是铺子,后头是灶房还有一间库房和一间厢房。
厢房不大,但是能摆下一张床,秦蓉想着若是忙得晚了,住在食肆里也是可以的。
第二日一早,于氏特意没去绣坊,她带着秦悦和秦怡同秦蓉一块去了铺子,她们到的时候,于小山已经到了,连于老娘和于大嫂都来了。
“娘、大嫂,你们怎么来了?”于氏道。
于老娘乐呵呵地说道:“我外孙女有出息,小小年纪就要开铺子了,我作为外祖母怎么能不来搭把手呢!”
于大嫂也道:“贞娘,我们都是一家人呢,不管怎么说,我们好歹能来搭把手。”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就是有来有往,秦蓉眼下觉得心里很是熨帖,外祖母和舅母心里都有她们呢!
“娘、大嫂,我也高兴,以后我提前叫你们。”于氏也不矫情,上前开了锁招呼大家进门。
食肆的桌椅都在,也都能用,洗干净之后便没什么问题了,秦蓉主要是把灶屋重新折腾一下。
除了原有的土灶,秦蓉还想再砌上一个土灶,再添两个小炉子和一个烤炉。没有烤炉,许多吃食都做不了,开铺子和摆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若是没有新鲜的菜品,难保客人们不会吃腻。
“阿蓉,砌土灶和烤炉都不是什么大事,我去同你大舅说一声,他认识人,到时还能给便宜些。”于老娘道。
“好!”有相熟的人就好办多了。
接着,大家伙便忙碌了起来,于老娘和于大嫂都是干惯这些活的,动作非常麻利,于氏因着做绣娘得要保养手,于是秦蓉便让于氏去隔壁街的酒楼叫上一桌菜回来。
于氏成亲后就没去过酒楼,还是进了绣坊之后,她们几个绣娘做了大活拿到赏钱之后,也会凑些银钱去吃上一顿。
……
大家忙碌了一上午,已然是饥肠辘辘,就在这时,酒楼的饭菜也送到了。
肉丝酱瓜糟萝卜、板栗烧野鸡、鲈鱼烩、蟹酿橙、茄汁茭白、庆元豆腐、虾鱼肚儿羹和一盘梅花饼。
这也是秦蓉第一次吃春风楼的吃食,瞧着这一道道美食,她也有些兴奋。
“这也太破费了……阿蓉开铺子,要钱的地方还多着呢,怎么还上酒楼点了这般多的菜。”于老娘嫌弃闺女太大手大脚,这得花不少钱呢。
秦蓉微微一笑,拉着于老娘在桌前坐下,“姥姥,我们做吃食的不就得尝尝人家大酒楼的菜口味到底如何,看看差距在哪里,这也算是成本的一种,更何况这些酒菜只要吃进了我们的肚子里,那就不算浪费。”
于大嫂也道:“是啊,娘,这也是孩子们的孝心,正好,我也沾光了,我在梨花镇住了那么久,也没吃得上春风楼的饭菜呢!”
于老娘闻言也不再扫兴,“好好好,那我们快坐下都尝尝吧!”
于老娘说完,大家便都坐下了,于老娘动筷后,秦蓉也跟着动了筷子。春风楼的饭菜口味还是偏清淡,秦蓉尝起来总觉得有些不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