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架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字体大小
A-
18
A+
页面宽度
900

第7章 筹建书院二


宋云趁着夜色未浓在院子踱步消食,刚刚听雨传来消息:新派来的施县令,今年刚刚中榜位列前三甲,没家族背景被调来乐丰城接烫手山芋。

宋云看着施县令的生平卷宗,一时犯了难:施朗上一世去了北边的一座小县城当了县令,只是不到一年便死在了一场山匪入城抢劫之中。

只剩一个妹妹,施家人似乎祖坟冒烟,施家妹妹在五年后也榜上有名,圣上钦点为榜眼。观井显示的便是施家妹妹金榜题名时突然替哥哥伸冤陈情,现在施朗却被派来了乐丰。

左大人被弹劾贪渎之罪,三皇子直指左大人与吴县令狼狈为奸指使其趁重建之际贪墨大发不义之财。

此事上一世是七皇子藏匿了证据,三皇子别无他法,只能先从吴县令入手,治一个贪墨再抽丝剥茧找出和太子一党相关的证据,但是太子党却破釜沉舟,吴县令八百里加急,一封急奏喊冤,声称自己好不容易东省省西凑凑才给县衙库房攒下点银两,听闻太子来乐丰祈福,便向太子请教重建之策。

太子指路修建书院,自己已做好万全准备,只待奏报朝廷便可动工。却遭别有用心之人冤枉贪污...最后以太子党连夜上奏筹建书院一事既是太子提议,可交由太子督办皇上应允结束。

这一世太子不知是谁拿到了证据,吴县令已死,银子还没来得及转运,听雨说十一带人将县衙翻了底朝天只发现了一条密道通往郊外,但搜索了方圆十里都未曾找到银子。

宋云也很好奇那二十万两去了何处?自己插手已经改变了原来的轨迹,未来观井看到的还能否作为依仗?

红音见宋云在院子里不停踱步:“公子,您可是有犯难之事?红音,我只是在考虑日后该如何行事。宋云已考虑清楚。

就算改变了又如何?自己看了二十年,也看到了不少魑魅魍魉。虽然不知当初乐丰惨案的凶手是谁?但吴县令本就该死!至于施县令且看看再说。

宋云知道太子缺钱,就等着太子开口。太子终于在宋云等了五日后派人来邀约明日在醉仙楼一聚,醉仙楼自打开业以来便成了城中的最高档酒楼,城中的贵人们都喜欢到醉仙楼设宴款待。

“主子,宋云已答应邀约,只是真的要拉上他一起吗?十一还是不喜欢宋云。“十一,你最近话多了。十一见太子敲打自己慌忙认错告退。

姜叔叔在京城已经私下向皇上提起了建书院之事,并在皇上的支持下筹到计划内的银子。

姜叔叔未雨绸缪已在皇上面前替自己找了条退路,书院之事办好,就算有朝一日事发,只要牺牲左益,自己在父皇心中便能功过相抵,若左益之事不了了之,那便是自己大功一件。

但没找到吴县令藏起的银子,便少了一大笔。虽然吴县令已死无对证,但罪证不翼而飞,三皇子还未罢手,左益尚未洗清罪名,新任县令施朗能否招揽?

一切都是未知数,一时之间不敢轻举妄动,生怕在节骨眼上出了纰漏浪费姜叔叔的一番运作。

建书院一事势在必行!虽然宋云可疑,但他当日能猜测姜叔叔身份不简单,说不定连自己的身份亦有所猜测,得知姜叔叔真实身份后起了攀附之心,想要成为东宫势力,搏个富贵前程也是情理之中。

若是心怀不轨,他一个小小商户之子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次日,宋云身穿银灰色百子刻丝锦袍,着一块圆形玉佩,头上还是那支白玉簪,衬得格外的温润如玉,带着红音一早便到了醉仙楼。

除了醉仙楼开业当日宋云来过,其余时间都是宋叔在打理,今日早来一是看看醉仙楼平时的经营情况,一是交代一下宋叔,今日太子会来,小心应对。

宋叔倒是习以为常商号本来就是大影影于市,平日都是在各大铺子的掩护下运营,自然是有完善的经营方式不会露出破绽,安排好上好的包间便等着太子殿下的到来。

聂风临一身靛蓝色华丽锦袍,金冠玉带,略带一丝憔悴,整个人犹如皎月,令人不由的产生一丝敬畏。

两人相见寒暄一番后聂风临进入正题道:“建书院的事,已经去信告诉了叔叔,叔叔很赞成我们的提议,请冯太傅出山帮忙招募夫子,不仅如此还在在上京城募捐筹得不少钱财,只是建书院是万万不够。

“果真?姜阁老都如此尽心尽力。我自是不能落后,不知离咱们预计的数目还差多少银子?宋云一脸兴奋的模样询问。

“建书院大约还需十五万两之数,另外书院建成前期能招收多少学生还不知晓需得把夫子们的俸禄先预备好。宋云一听十五万两倒是不多,便爽快答应。

只是宋云不好意思的看了一眼聂凤临硬着头皮道:“这建书院我亦有些私心,一则我想在书院旁就近开个铺子,卖卖笔墨纸张,姜公子放心,铺子每月限量,肯定给城中其他同行留有余地。二来我想进书院当进个辅导先生。

“你?宋公子,不是我看不起你,只是你才弱冠之年,年纪尚轻,书院建成后你入学倒是正当。这辅导先生虽说只是辅助夫子....

“姜公子,你未尽之意我自是明白,但我也非自不量力一意孤行。从前我养病之时,义父请了一名隐士做我师傅,师傅学识似海,我自八岁起就跟着师傅学习,说句自大的话,没有学到十成十,也学到了七八分。

宋云说到此处停顿一下边看太子神色边继续说,“自然我亦不会让姜公子为难,待书院建成之日,我们可邀请几大学院一起举办一场文学交流大会。我亦会上场,让世人见到我是否能为人师表。

最后恳切道,“姜公子,我师傅两年前已离世,只得我一个徒儿,我师傅那般人物,在下实在是不忍心他在这世间走得悄无声息。在下想替师傅扬名,让师傅能在这世上被人记住,还请姜公子成全。

“宋公子这主意倒不错,若是能请到文坛大家参加交流大会,咱们书院的名声就算是打响了。聂凤临觉得宋云堪称知己,一次两次都能深得他意,随即同意了宋云所请。

到时宋云若真有真凭实学,能在交流大会上大出风头,倒也是趣闻一桩,对书院亦有好处。

===>戳我阅读更多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