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架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字体大小
A-
18
A+
页面宽度
900

第50章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就生活在洪武年间,容易造成版权纠纷,很难下手。

思来想去,能选的只有《三国演义》了。

书中的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长坂坡七进七出,诸葛村夫六出祁山等等......

都写的跌宕起伏,百转千回,连后世的小朋友都能讲几段,可见受众之多,流传之广。

李善长打算自己讲述故事梗概,具体的找别人代笔,负责点缀和填充内容。

不过,开篇的那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得删掉,免得授人以柄......

有了选择,至于后面的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写书、刻字、印刷、装订等步骤,花钱就能办,而且明朝的印刷技术也相对成熟。

但值得一提的是,李善长选择了雕版印刷,并非更先进的活字印刷。

原因很简单,雕版更合适。

汉字中,光是常用字就有几千个,何况那些比较冷门生僻的?

活字印刷需要事先将字块排列组合,一个一个的去辨认寻找,费时费力,实在麻烦。

而雕版印刷虽然较为古老,但只要做出一套完整的模板,便能够循环使用,不断复刻书籍。

反正李善长又不是只印一本,当然会选择方便省事的了。

其实,在真正的印刷机出现之前,华夏古代都在用传统的雕版模式,反倒是活字印刷不温不火。

后者比较适用于英文、法语之类字符少的。

一共就几十个,组合起来很容易......

好了,言归正传!

没多久,李善长派出人去,在县城里盘下了一座商铺,作为书坊的营业地点。

另外,在庄园内部,找了几个识文断字,忠实可靠的人做代笔,开始酝酿他的第一部著作。

所有事情,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光阴如骏马加鞭......

转眼,过去了一月有余。

书坊内部,已经布置妥当,书也写到了第二十回。

李善长决定,先将这部分内容印刷出来,装订成册,先放到市场上看看效果。

若反响热烈,再考虑后面的。

很快,随着模板雕刻成型,一百本纸张精良,墨色油亮的小说孕育而生。

“可别让我失望啊!”

随便翻了翻,李善长对书的内容和质量十分满意,口中喃喃自语。

其余的,就看百姓肯不肯买账了......

这天上午,定远县多了一家书坊,装修得颇具文人气息,名为三味书屋。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

早在开业之前,李善长就秘密命人四处放风,说县令家开了一间书坊,果然起到了作用。

听闻三味书屋有着官身背景,城内的男女老少们各怀心思,不约而同的赶来捧场。

一时间,竟造成了人头攒动,门庭若市的景象。

这年头,能卖得起闲书的,大多家境不错,至少是个小康水平,衣食无忧。

故而,李善长将每被定在一百文钱的高价,照样有人抢着购买,你争我夺。

先不问写的怎么样,买了县令家的书,明显会落个人情。

以后想办什么事,没准能行个方便。

因此,甫一上架,就被陆续买走。

短短半日光景,销售告罄......

“老爷,大喜事啊!”

“咱们的书,卖得相当火爆,根本供不应求!”

“现在,百姓都眼巴巴的等着看呢!”

午后时分,李善长坐在后院凉亭中,喝着侍女沏好的香茶,神情悠闲惬意。

左右两边,各站着一名小妾,负责捏腰捶腿。

此时,那个名叫阿福的小厮累得满头大汗,风风火火地跑进来。

===>戳我阅读更多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