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足足花了三个小时。
才把自己精心制作的PPT讲完。
这个PPT,说是他生平做过的最难的都不为过。
全新的领域,加上还要瞒着老婆,简直是难上加难。
每天等轻歌睡熟,呼吸变得绵长稳定。
他才敢起身出门,到秘密基地宵衣旰食地啃文献、理思路。
明明是模范老公为了岳父治病倾其所有的感人戏码。
硬生生被陈星演绎成了已婚男人婚内出轨,想要偷吃的剧情。
所幸,三百页的PPT,还是被他连续通宵肝了出来。
“小细胞肺癌,我也是第一次接触,有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陈星向着四位学生鞠了一躬。
这是他的习惯,无论是听众是谁。
愿意静静坐在这里。
全程聚精会神地听完自己演讲的。
都值得自己感谢。
林璐做为本科生向研究生过渡的中间阶段。
还不太清楚如此质量的汇报。
意味着什么。
只是觉得陈星的记忆力,堪称变态。
三百多页的PPT,以图片和表格为主,文字极少。
可陈星总能一一说出文章出处,来自于哪篇杂志,作者又是哪国的专家。
更是能讲出图片里是何靶点,遵循什么信号通路,用的又是哪种靶向药,优势如何?劣势又怎样。
做到了真真正正的脱稿。
可卜群山、舒坚、冯增寿都至少经历过几十次组会,北辰国内大大小小的会议、论坛、沙龙,也算是走了个遍。
各种院士、主任、北辰学者的课,也都见识过。
像陈星这样驾轻就熟,对各种文献了如指掌,各种信号通路信手拈来的。
闻所未闻。
见过此等学者,卜群山三人心中皆生出许多无力之感。
倒不是说陈星的水平,比上述这些都要高明。
只不过大人物都惜字如金。
没有一个如他这般高水平的人。
会闲到没事,事无巨细地,给你梳理一个领域的研究思路。
卜群山一如既往的心直口快。
“陈教授,我要回去好好消化,文献太多了,现在我的脑子像浆糊一样,得回去看过以后再评价。”
“好,以后大家不用叫我教授,统一叫我师兄就行。”陈星挠挠头,“虽然年龄可能比你们有的还小一些。”
扎心,这是赤裸裸的凡尔赛!
“其他人呢?”陈星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舒坚和冯增寿。
二人苦笑,都摇摇头。
刚才的汇报,堪称教科书级别的了。
陈星见大家都沉默,自顾自说道。
“经费的问题我已经在解决了,过几天会有专职的科研助理过来,帮我协助管理经费,他在医学方面,也有极高的建树。”
这是万虎给自己这个师兄的一点儿优待。
说派来的是陈星旧相识,也没透露他们的名字。说肯定会给陈星一个惊喜。
成为他攻坚路上的左膀右臂!
这可确实解了陈星的燃眉之急!
他一直希望经费报销,仪器申请之类的事情,可以简便些。
原本找课题方向看文献就够令人头秃的了,还要浪费时间精力在繁琐的保障和仪器预约上,实在是有些不合情理。
“你们之前研究的靶点,都是PD-1或者PD-L1吗?”
陈星询问。
PD-1即是程序性死亡受体。
PD-L1是它的配体。
PD-1是目前所发现的T细胞最常见的免疫检查位点,通过向下调节免疫系统对人体细胞的反应以及抑制T细胞炎症活动,来调节免疫系统。
而T细胞,作为癌细胞的杀手,容易被肿瘤细胞伪装出的PD-L1所蒙蔽,而自身分解凋亡。
PD-1、PD-L1的抑制剂,可以让T细胞重启杀伤功能,从而清除肿瘤细胞,达到治病的目的。
“没错,自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给PD-1的研究者,以表彰其在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疗法中的突破性进展后,蔚蓝星诸国,都掀起了一阵PD-1的研究热。”冯增寿笑笑。
“也确实是个好东西,PD-1、PD-L1的抗体目前已经发现对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头颈部鳞癌和尿路上皮癌有效。”舒坚接着冯增寿的话茬往后说道。
“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更差,现有市面上的PD-1、PD-L1抑制剂,治疗效果和预后都不好。”卜群山有过几年临床经验,对于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方案,尤为熟悉。
“不错,这也正是我想攻克的方向。”陈星目光炯炯,“太多的研究,都集中在传统的治疗靶点上了。你们这一周的任务,就是查阅大量的文献,顺带着看看前期的个人实验结果。找一找和肿瘤细胞凋亡有关的信号通路,看看上下游,有没有什么起作用的蛋白和分子?”
“您是说,要寻找新的治疗靶点?然后基于新的靶点,开发全新的靶向药物。”舒坚问道,“这可是个大工程。”
“或者目光放得更长远些,也不一定是免疫药物,某些可能会抗血管生成的药物靶点,也可以探索?”林璐想起了前些日子看到的新观点。
“抗血管生成药物虽好,但也可能对正常血管造成损害。”陈星在电脑上记录下来这个思路,“不错的建议。”
“那师兄?我们这几天的实验,要不要开展?”冯增寿问道。
他昨天饭后特意找林教授确认过。
这最初三百万北辰币的科研经费,完完全全来自于陈星个人。
寒门贵子的他,做实验一向勤俭。
为人温良恭俭让,口碑一向不错。
许多实验仪器,其他组的也愿意与他共用。
博士期间,就他花的实验经费最少。
成果却一点也不比其他博士少。
自掏腰包做实验,在冯增寿眼里,就是脑子有包。
“我只有一个要求,做这个实验前,问问自己,是否有必要,如果有,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就去做吧。”陈星很是豁达。
仿佛那钱,根本不是从他银行卡划出来的。
又或者,本就是大风刮来的废纸。
“陈教授,我觉得这样有些不妥。”卜群山摇摇头,“这不是科研人应该走的方向,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一个或许存在的治疗靶点,就投入大量的经费去试,最后极大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是的陈教授,还是建议先讨论确定几个最可能的方向,再做预实验去研究。”舒坚也持一样的态度,“如果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研发药物,那么这三百万,恐怕真的不太够。后续一定要大型药企或者资本的介入,否则无法支撑得起如此庞大的研究。”
舒坚的话其实也不无道理。
就像是好钢要花在刀刃上。
陈星也不解释。
他的出发点很简单。
岳父活着,轻歌就会开心。
千千万万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活着,他们的妻子、丈夫、儿子、女儿、爸爸、妈妈会开心。
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师兄,我想问个可能有些跑题的问题。”林璐的声音怯生生响起。
陈星一愣,“你说。”
“你开发这个药物,是为了什么?”林璐感觉这背后,一定有故事。
“起初是为了救一个人,现在,想救一群人。”陈星笑笑,“资金你们不用担心,我会解决。”
“那最终目的呢?”林璐问。
这其实也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
“开发出一种,大家都吃得起的,效果很好的抗癌药。”
陈星说完,自己都笑了。
“我也不知道我们能走多远,不过,但行己路,莫问前程吧。”
四个真正意义上称得上年轻的学生。
都沉默了。
他们都以为,陈星是为了名,为了利,为了发高分的文章,为了早日晋上职称,为了找上一份不错的工作,为了在学术界站稳脚跟。
却从未想过。
陈星为的,是如此朴素甚至有些天真的理想。
太疯狂了。
理想化了。
这是他们对陈星的第一印象。
甚至会隐隐有想退却的念头。
陈星仿佛看穿了大家的心思。
“不必有负担,尽力就好。答应你们的十分文章,一定做到。至于不必考虑经费,尽兴地去做实验、买试剂,哪怕是买设备,权当是我,给你们未来科研之旅,铺的一小段路,做一点小小的投资罢了。”
众人肃然。
能在研究生阶段有这样一段经历。
相信没有人会拒绝。
抛开成果不谈,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的实验技术,也会是伴随他们一生的财富。
单单凭借这一点。
足以让现在课题组的师兄弟们,都眼红到想换组了。
可机会只有一次,谁知道陈教授的大门,还会不会再打开。
小说《老婆直播鉴宝,我国士身份被曝光》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