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架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字体大小
A-
18
A+
页面宽度
900

第3章

“佩芳,你是不是收到录取消息了?”
我没回答。
他推开了门,看到我收拾好的东西,“你想走?你走了,家里怎么办,爸妈怎么办,弟弟妹妹怎么办?”
这熟悉的台词,仿佛昨日重现。
我冷笑一声,“哦,也不是我的爸妈,也不是我的弟弟妹妹!就算你想转移责任,也该去问你的心上人郑诗情!”
“那怎么行?!诗情那么柔弱,又那么有才华,怎么能浪费时间和精力操持家里这些杂事?”
他语气激动,仿佛她是什么珍宝,碰不得说不得。
本以为已然麻木,却还是被扎了心。
“郑诗情做这些你觉得浪费,那我呢?活该被你家这些事磋磨一辈子?”
“你怎么敢和诗情比,你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被我们家收留,做做家事,照顾照顾家人是你应该做的。我们给了你一个家,给了你吃喝,供你上到高中,你还要求什么?”
原来,在他眼里,我甚至不配和郑诗情比。
我得到的一切都是他们家的施舍,我受苦受累,也要对他们林家感恩戴德。
看来,我得将计划提前了,何必继续当这个免费保姆,供养这一群不知感恩的“家人”。
“供我吃喝?我父母的抚恤金你们家没拿,还是我父母房子出租的租金你们没要?就连今天你的宝贝诗情吃的腊肉都是我舅舅的肉票换的,你问我要求什么?我要走,远远离开你们林家!”
林国栋看着我,忽而笑了,“你不会是想用这种方式逼我娶你吧,陈佩芳?我直白和你说,我不会娶你!你不明白有一种爱情‘In life after life, in age after age, forever.(年年岁岁,生生死死,直到永恒)!’”
这一句,我确认了,林国栋也重生了。
因为向我中英交杂解释一件事的习惯,是他评上外语系副教授之后才有的。
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郑诗情丧夫之后有的。
我那会儿疲于照护生病的公婆、年幼的儿女,但努力抽出空来学一点,只为了离他近一点。
他作为外语系教授,公派出国机会很多,我只盼望着有那么一次,我也能走出去看一看。
哪里都好,不管是康桥还是剑桥,王宫还是教堂。
那一年,他有了去英国的机会,还买了一件看起来格外昂贵的女士呢子大衣。
我雀跃了好久,甚至都找好了帮忙照顾父母和儿女的邻居。
我盼着他送给我,邀我一起,为此,我特意背了好些十四行诗。
我想给他一个惊喜,我自己学了英语,学的还不错,以后我们也可以探讨。
然而,最终大衣穿到了郑诗情身上,那年她评上了副教授,和他一起去了英国。
我看到过照片,他们在会场门口拍了照,两个人穿着颜色相近的大衣,脑袋微微靠近,却显得特别亲密。
我闹过,但他总说这是公派,同事拍个照罢了。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西亚读物回复书号30694

===>戳我阅读更多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