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大概一算,得一万多块钱,而他全部家产加起来,只有五千块了。
大明帝国的皇长孙,竟然穷到这个份上了,说出去谁信啊。
自己还想从现代弄大量的资源到明朝去呢,看来还得想办法搞钱。
他首先想到的是文物,随便扒拉些明朝的东西过来。
不过,这玩意儿直接从大明通过时空隧道过来,估计也不行,没有时间的沉淀,恐怕别人会当成高仿。
他很快就想到黄金。
黄金在明朝跟白银兑换比例是一比四,但现代金银兑换比例估计得一比一百,这不是一本万利吗?
只是,这玩意儿数量太大恐怕也不行。
算了,先不考虑这些了,总有办法的,先把仅剩的这点家当拿去采购些东西再说。
奉天殿,朱元璋坐在高高的龙椅上,一扫多日来的阴霾,心情格外舒畅。
他本来想着今天带朱雄英来参加朝会,正式向满朝文武宣布,他的皇长孙回来了。
可是昨天晚上雄英很晚才回去,又累了一天,不想他天还没亮就起床,想着下次朝会再带上他。
可是满朝文武早就得到消息,已经等不及了,翰林学士刘三吾第一个出列,直接问道:
“陛下,微臣听说陛下昨日去虞怀王陵墓,带回来一个长相酷似太子的年轻人,可有此事?”
刘三吾是大本堂的先生,已经八十高龄,深得朱元璋信赖,奉旨教授皇子皇孙学业,朱允炆是他最得意的弟子。
本来太子病危,看陛下的意思,有意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待他日朱允炆登基,他就是帝师。
现在有个来历不明的人,要抢他宝贝学生的位子,他当然不乐意。
朱元璋本来不打算今天宣布,但刘三吾问了,看满朝文武热切的眼神,也就实话实说。
“刘先生说得对,咱在这里正式宣布,咱的皇长孙朱雄英回来了,改日带他跟诸位见面。”
蓝玉、常升登淮西武将一听,顿时喜形于色,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只要陛下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开宣布朱雄英皇长孙的身份,他就是当之无愧的皇太孙。
但大多数文官并不这样想,朱允炆是他们按儒家思想培养的优秀学生,而朱雄英背后站着的是整个淮西武将勋贵。
尤其是翰林学士刘三吾和太常寺卿黄子澄,他们都是大本堂的先生。
刘三吾说:
“陛下,虞怀王已经薨逝十年,怎么可能死而复生?皇家血统不容混淆,请陛下明察。”
朱元璋摆摆手。
“刘先生有所不知,十年前雄英并没有薨逝,而是处于假死状态,被一个世外高人所救,在外学习十年,现在回归。”
刘三吾怎肯就此罢休。
“陛下,十年前,虞怀王薨逝之时,满朝文武大多都在现场,亲自看着虞怀王入殓,棺椁封入地宫。”
“就算虞怀王真的处于假死状态,又被世外高人所救,那这十年他是在陵墓地宫里面生活吗?”
朱元璋冷哼一声。
“刘三吾,世外高人自然有世外高人的办法。”
“雄英长相跟太子有七成相像,跟十年前也有五成相像,身上戴着入殓之前的玉佩,难道朕还能认错自己的大孙不成?”
朱元璋已经生气了,对刘三吾的称呼已经从先生改为直呼其名,自称也由“咱”变成了“朕”。
刘三吾当然知道陛下生气了,但如果此时不否定那个来历不明人的身份,一切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