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努力,也是能过上好一点的日子的,可是事情总是突如其来,玉青生完孩子的第二年,孩子爷爷因脑梗,丧失了说话能力,也没有劳作能力了,孩子奶奶从此便照顾老伴,也没法帮衬着玉青两口子了,但两人并没有因此多想,尽自己的本分,孩子爷爷生病后脾气不好,动不动就骂人,一年后病情恶化,走了。本以为孩子奶奶会帮着带一下孩子,两人便可外出打工,但是孩子奶奶严词拒绝了,要帮自己大女儿带孩子,两口子气的回了娘家。
梁敦和刘秀宽慰他们两个人,平时买的猪肉什么的,都是给她送了一份,让他们也别对孩子奶奶那么坏,不帮也没办法,但是毕竟是孩子奶奶,吃好的也不要亏了她,就这样相安无事的到了玉青快要生老二的时候了,没法外出打工,家里经济还是那样,要缴税,还有生二胎的罚款,只能把家里过年要用的猪拿去抵了,大概860块钱的样子,所以此后,都给二闺女说还没有出生,就吃掉了一只猪。
梁敦找熟人,和女婿一起,把玉青家里给翻修了一下,终于像个样子了,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孩子奶奶得了重病,经济上更是跟不上了,无奈女婿只能出去打工了,玉青种地又照顾孩子也照顾老人,孩子奶奶在病床上才想起来这一生到最后,还是玉青一家人在身边,懊悔不已,可是时间不等人,不久也走了。送走了孩子奶奶,玉青回娘家,梁敦就说,两个孩子也是带,一群孩子也是赶,孩子送回来我帮你看着,你们俩去挣钱去吧,生活总要过下去的。
这个时间,小女儿志君也已经读完了高中,经哥哥们的介绍,也去了棉城,嫁给了一户本地人,算是几个兄妹中,平稳着陆的一位,有一个好工作,嫁了一个好老公,梁敦老两口很欣慰。
志兵两兄弟原是租房在同小区,不同楼栋,每天一大早,志兵媳妇都是坐着志平媳妇的车去的铺子上,志兵媳妇不会骑车,志平媳妇日复一日的一早等着她,晚上收摊也是。
志兵家里挣钱多一些,终于在第四胎,喜得贵子,托关系给孩子在棉城落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