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领命。”邓范拱手领命,转身快速退去。
……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还好邓范不是张郃麾下副将,不然真的有三千精兵,无视武都、下辩两城,急行军赶到河池与郝昭内外夹击,一旦散关道失守,曹魏大军源源不断涌入,恐怕武都郡都将失守。
一路快步踏着积雪,赶往军帐议事大营。
一众将士缓缓赶来,众人还没躺下就被叫醒,完全不知有何要事商议,见诸葛亮早已到此,纷纷站立等待。
不一会,武将谋士都已到齐。
“丞相,深夜召唤我等前来议事,难道是张郃要跑。”
魏延赶来军帐大营,见众人都已到齐,率先发问。
“丞相,下令吧!全军出击,我们早就等得不耐烦了。”
“……”
一众武将上前请战。
诸葛亮深思良久,发现了一个大问题,让武将领兵到大营外埋伏,实为不妥,会直接暴露行踪,如今大雪封山,大军行动必然留下成片的脚印,行军痕迹肉眼可见。
看来只能拿大营当炮灰了……
“张苞将军、关兴将军听令。”
“你二人各领五千精兵,埋伏于大营左右两翼,以天灯为号令,如若看到天灯升起,就全力出击。”
“张苞领命。”
“关兴领命。”
小关张一脸疑惑,难道张郃还敢来劫营不成,纷纷上前接令。
“丞相,张郃老匹夫胆敢来劫营,给我五千精兵,埋伏在营外,定要他有来无回。”
魏延闻言,瞬间明白,经过前面几次交手,开始有些轻敌,拱手上前请命。
“不妥,大雪积厚,大军出动必然留下肉眼可见的痕迹。”
诸葛亮摆手否决,道:“魏延将军我令你领兵一万,埋伏在军帐大营后方,等魏军进来正面迎击。”
“魏延领命。”
魏延上前接令。
“陈晏听令。”
“你即刻返回武都大营,那里有五千精锐骑兵,一直未动,你就驻守于此,等候军令。”
“卑职领命。”
陈晏上前接令。
“石苞听令。”
“你领兵三千兵力,翻越山峦绕路赶到大营前方隐藏,等魏军攻入大营,封住退路。”
“末将领命。”
石苞上前接令。
一众将士接令退去,此刻还剩姜维、阎行。
“伯约、阎行将军你们二人随我领兵一万,吸引魏军注意。”
诸葛亮沉思片刻,想起营帐存放的四轮车,鹅毛扇向前一挥,道:“伯约,把我的四轮车推出来,引诱魏军。”
“伯约领命。”
“末将领命。”
二人上前接令,姜维转身前往诸葛亮营帐,去推四轮车。
一切部署完毕,诸葛亮闭眼休息,如若张郃真的领兵前来,魏军必然惨败,还有马岱、王平两员上将截断后路,甚至有可能将祁山方向的魏军,全部包围歼灭,接下来便可直取陇西。
“不妥!”
诸葛亮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如若趁势拿下西凉,曹魏必然不顾一切,从其他各地调精锐来跟大汉硬拼,最终汉魏都元气大伤,孙吴就可乘虚直取广陵、徐州、合肥等地,甚至直取中原,还可分一路水军偷袭川蜀,攻取成都,那天下岂不是姓孙。
“难道还要等孙权在合肥大展雄风,跟曹魏讲和,屯田养兵等待良机?”
诸葛亮睁开双眼,不能忽视孙吴国力,毕竟兵力是大汉两倍,战力非常强屡次击败曹魏大军,就算曹魏被汉吴合力灭了,接下来必然瞬间成对手,喃喃道:“还好我机智,差点就给孙权打工了。”
东吴地理优势太好了,一旦曹魏国力不支,孙权就可直取中原。
小说《兴复大汉》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