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架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字体大小
A-
18
A+
页面宽度
900

第24章

精选一篇穿成皇孙,我继承了大明江山,朱允熥,历史古代,历史,穿越,明朝小说《穿成皇孙,我继承了大明江山》送给各位书友,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朱允熥,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小说作者是岁月神偷,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穿成皇孙,我继承了大明江山目前已写456.6万字,小说最新章节第222章 八百万(2),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连载中小说的书虫们快入啦~

一、作品简介

《穿成皇孙,我继承了大明江山》小说是网络作者岁月神偷的倾心力作,主角是朱允熥。主要讲述了:小说《穿成皇孙,我继承了大明江山》是一本非常好看的军事历史文,它的作者是“岁月神偷。详情概述:留下给官员们住的,还是有许多空房,由于驿卒隔开,算不得乱了尊卑!“能住驿站的百姓,只有商队。百姓们随便有个安全的地方住就行,不求豪华只求遮风挡雨!朱允熥继续说道,“再说,商人们都很抠门的,也就是东家和掌柜的住,伙计们还是风餐露宿和货物待在一块!说着,朱允熥顿了顿,“这就是驿站的第二个作用,给过...

二、书友评论

希望快点更新,都不够看

作者是女孩?奴家??哈哈。。快些更新吧,希望这小吴王能在出宫此行遇到个执手一生人儿。

好看快点更新作者加油?

三、章节推荐

第92 章 赏赐(1)

第93章赏赐(2)

第94章父子(1)

第95章父子(2)

第96章 四叔,你要什么(1)

四、作品阅读


朱允熥如此一说,群臣差不多都明白了。

军国大事还是用军马加急传递,驿站闲置的车马人手利用起来,为百姓输送信件货物。

许多人暗暗点头,如果真能如此,各地的信件杂物往来将会十分便捷快速。

“至于刘学士所说,官民合居乱了尊卑!朱允熥沉吟下,“以北平驿为例,北平驿站在通州,占地四十五亩,可容纳上千人同时住宿。留下给官员们住的,还是有许多空房,由于驿卒隔开,算不得乱了尊卑!

“能住驿站的百姓,只有商队。百姓们随便有个安全的地方住就行,不求豪华只求遮风挡雨!朱允熥继续说道,“再说,商人们都很抠门的,也就是东家和掌柜的住,伙计们还是风餐露宿和货物待在一块!

说着,朱允熥顿了顿,“这就是驿站的第二个作用,给过往商旅提供住宿饮食,还有货物仓储!随后,朱允熥又笑笑,“这可和传递信件杂物不是一个价了!

官员们都是人精,朱允熥说的通俗易懂,他们不难理解。而且,一涉及到钱,许多人眼睛都亮了。

户部尚书傅友文开口问道,殿下说这些,也不是不可行,俗话说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若真能给商旅提供方便,也是朝廷的恩德。只是,殿下说是开源,臣请问,如何开呢?“

说地这个累呀!你干脆说怎么收钱就完了!

朱允熥心中腹诽,面上笑道,这还不简单!“说着,走到朱元璋御案边上,皇爷爷,孙儿斗胆,请您写几个字!“

朱元璋正听的入神,心里沉思,听他如此问,笑道,写啥?“

朱允熥从袖子中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烟盒大小的硬纸壳片,笑道,请您写一个邮字!“

好!“朱元璋应了一声,提起朱砂笔。

以朱允熥的眼光看,朱元璋的字不好看。但是一笔一划之中苍劲有力,力道深沉。

再请皇爷继续写,住字!“朱允熥又笑道。

随后,朱元璋按朱允熥所说,在几张小卡片上,都写下字。放下笔,笑呵呵的看着朱允熥。

诸位请看!“朱允熥拿着写着邮字的卡片,笑道,这上面是皇爷爷御笔邮字,可以贴在信上用来信件邮递!“说着,又回头看看朱元璋,“皇爷爷,既然是您御笔所写,不如叫邮票吧!

朱元璋一愣,随后开怀大笑,“好,听你的,邮票!

“恭喜陛下!吏部尚书詹徽当场出列,朗声道,“此物若真能发行于世,定是千古佳话。臣为陛下贺,为吴王贺,为大明贺!

“恭喜陛下!群臣也赶紧跟上,狂拍马屁。

朱元璋平日最反感的就是马屁,但此刻笑得见牙不见眼。

皇帝,更想青史留名。这个邮票的作用已经呼之欲出,贴在信封上是作为官府邮寄信件的凭证。

若真能发行,无论沧海桑田,只要世人还写信,就一定会记得他朱元璋。

记得他这个曾经的放牛娃!记得他创立的大明!

马屁退去,刘三吾再次开口,“吴王殿下,这邮票可要钱?

“这个就是咱们给百姓邮寄信件的邮资!朱允熥在群臣中举着天下第一张大明邮票说道,“朝廷卖给有需要的百姓,百姓把邮票贴在信上,驿站盖上印,就可以邮寄了!

刘三吾沉思片刻,多少钱?“

不贵,两文洪武通宝!“朱允熥笑道,诸位别小看这两文钱,我大明一天的书信往来何止数十万,积少成多呀!“

嘶!“几位掌管财政的大臣顿时倒吸一口气。

他们执掌天下的赋税,略微一算就知道到底是多少钱。

一枚邮票两文,一万枚就是两万,十万就是二十万。二十万铜钱换成银子,就是两万多两。一个县一年的赋税才多少?去年大明一个人口繁多的上等县,上缴税银也不过三万,一州之地不过十五万。

但是皇爷爷御笔这种,两文钱可买不到!怎么也得二十两!“朱允熥笑道,皇爷爷,天下有的是有钱人,他们巴不得买您的御笔回去供起来!

“好小子,做买卖做到咱头上了!朱元璋哈哈大笑。

“刘学士是天下文人翘楚,若是以您手书为范本的邮票,怎么也得卖,五两!朱允熥对刘三吾笑道,“文人雅士,都有这个爱好,天下学子,谁不想要一张,翰林学士的墨宝!

中书舍人刘三吾顿时有些自得的笑笑,同时眼中也有些期盼。

若真以他的手书为范本,那他刘三吾也是名流千古。

“除了邮票,还有递票,传递货物按照重量计算价格!

“还有住票,饭票,储存货物的储票!

“朝廷统一发票,无论是百姓还是商旅,拿着票就可以在驿站使用!

“财源尽归朝廷中枢,驿站的驿卒帮工也有不会白忙,每年所得足够维护驿站,一举多得。朱允熥站在朱重八身边,“诸位,何乐而不为?

“白白给朝廷增加一份财源,何乐而不为?

朱允熥的话,让奉安殿的群臣表情不一。

有人交头接耳议论,有人闭目沉思,有人心里默默算计。

但无论是谁,现在都已经挑不出半点的问题。

驿站改邮政,利用国家的传递方式,和交通枢纽,为百姓传递信件货物,为商旅提供便利,这本就是朝廷的德政。

再想到即将因为发行各种票据,而产生的巨大财政红利,还有繁华的商贸,众人没人不动心。

大家都是经年老臣,略微一算就能算出来,吴王这条建议,能给国家带来多大的收益。

如果运用得当,怕是每年的收益,不下百万之数。相当于五个州的税收,而且这种财源还不受老天的限制,无论丰年灾年都是如此。

吏部尚书詹徽先开口,“陛下,臣以为吴王殿下之条陈,可行,臣附议!

户部尚书傅友文也开口道,“臣附议!

大理寺少卿,“臣附议!

掌管天下军马的太常寺,“臣附议!

最后大明文官之首,中书舍人刘三吾说道,“臣也附议,但是治大国如烹小鲜,凡事谋定后动!驿站改革不是小事,牵一发动全身,还需深思熟虑!

刘学士老成谋国之言!“朱允熥笑道,我只是提一个条陈,其中关键和细节还需各位臣工仔细斟酌。我只是有点小聪明,治理国家还要依靠诸位!“

众臣开口,臣等惭愧!

朱元璋看着站在自己身边,意气风发的朱允熥,心中满是欣慰。

“臭小子,知道藏拙,知道自己的长处短处,知道不骄不躁,最难得的是,知道自己该抓什么,放什么!“

一位君王,要提出大纲领,然后再由臣子们描绘出细节。

无论纲领怎么好,最关键的是不能急躁,要稳重要慎重。而且要知道,臣子们的作用。

小子,你爹在你这个岁数,都没你这两下子!“

朱元璋心中满意,脸上都是笑容。

想到此处,从御座上站起,熥儿,明日开始,上午读了书。你就去内阁值班房,和诸位臣工一块儿商议,驿站之事如何改革,如何落实,如何颁行!“

说着,朱元璋的表情严肃起来,既然朝廷要开放驿站给民间使用,还要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明白吗?“

孙儿明白!“朱允熥说道,皇爷爷是怕好好的德政,到了驿站小吏的手中,成了他们中饱私囊的好处。皇爷爷是怕,驿卒不用心传递,导致信件货物丢失,丢了朝廷的脸面!“

孺子可教!“朱元璋笑道,记着,这是给天下人办的好事!别办砸了,让天下人背地里骂咱们老朱家!“

臣,遵旨!朱允熥下跪说道。

“咱们爷俩啥臣不臣的!朱元璋把朱允熥扶起来笑笑,“你这是立了一大功,为朝廷开源,为赋税增收,为君父解难!笑声中,朱元璋看看群臣,“熥儿,说,你想要啥?皇爷爷赏你!“

小说《穿成皇孙,我继承了大明江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戳我阅读更多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