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还会蝴蝶面,水滑面,切面,拖掌面,混沌,饸络,拔鱼面,冷淘面,还会蒸毕罗,蒸卷,包子,兜子,不过我最喜欢胡麻饼,但自父亲去世后,都没吃过了。”妹妹魏染瑕擦拭口水。
魏昶君有些惊叹看着母亲,这些吃的他曾在万历年间一本书「长安客话」中看过,他没想到母亲这么手巧。
如果不是王朝末年,一家人倒也幸福。
吃完饭都没出去,天气太冷了,外面风声猎猎,吹的院内柳树不断摇晃,树叶早就吹的干枯,枝条乱舞。
直到洛水老道敲门,安排弟子院子做法,驱散恶云。
而在里屋内,老道士看着魏昶君,两个人对视,目光炯炯,都不是俗人,一眼就知道彼此心思。
“魏家真是出了人物了,小小的村子出了你这等人,南洛真龙观有十名年轻力壮的道士,他们都是孤儿,交给你了。”
“你还需要什么?”洛水老道神情不变。
“土豆,我需要大量的土豆。”魏昶君开口,他早就算好了老道士必来找自己,因为自己死了,道观也不可能存在,万佛庙也会侵吞道观。
“今年初京城太监刘若愚曾著《酌中志》,内有皇宫饮食记载,如辽东之松子,苏北之黄花、金针,都中之土药、南都之苔菜,武当之鹰嘴笋、黑精、黄精,其中最后一项就是土豆,蒙阴县之所以有土豆是因为知县爱吃,让当地种植栽培,所以有了一些,其他地区完全没有。”
“你要这么多土豆做什么?”洛水老道皱眉。
“我观天象,自初三起,未来天气一度恶劣,冰雪呼啸,土地庄稼颗粒无收,灾害连连,不外乎是储粮。”魏昶君拍了拍老道士肩膀。
“可土豆在夏天温暖种植还成,冬季种植知县多次尝试,但多次失败啊。”老道士皱眉。
“我有计,可成。”魏昶君言简意赅。
“你该不会是要造反吧?”洛水老道忽然来了一句,他整个人兴奋起来。
魏昶君依旧面无表情,崇祯元年起,谈造反没什么,反正陕西已经狼烟滚滚,饥民遍地,再过两年整个中原全是乱军,兵变,大明已经对基层没有掌控力了,但他表面摇着头:“不可污蔑我。”
洛水老道倒是格外兴奋,一个人喃喃自语:“朱棣之所以起事成功是法名道衍的和尚姚广孝唆使。”
“我道教却从来没有这等奇人,能够辅佐造反,你如果有野心务必告知我,吾此生心愿就是像姚广孝一样,以道家真人之名搅动天下,夺取天下。”
洛水老道很兴奋,一个劲说个没完,不断叹息道教缺姚广孝这等人。
姚广孝辅佐朱棣清君侧夺了天下,创下了永乐盛世。
魏昶君眼神怪异,他没想到这老道士的目标居然是姚广孝。
果然乱世出妖人,各种野心家,阴谋家,谋略之人,兵灾恶匪纷纷现身,就连破道观的道士都妄想争夺天下....魏昶君感叹世道之乱,如果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心地善良的穿越者在这世道只会绝望,明末的乱象过于残酷。
想到这魏昶君看向床底一角,他已经迫不及待等待现代回信了。
魏家老宅开始增了几分神秘,院子放着三耳灰陶香炉,还写着南洛真龙关五个篆体大字,十个十七八岁的年轻道士站在院子里瑟瑟发抖。
魏昶君兄妹则是歪着脑袋在堂屋好奇看着,她们正在帮助母亲制作兔肉脯,捣蒜碾压,之后风吹烟熏。
洛水老道已经走了,整个人气色极好,他兴奋不已,以为这辈子终于能效仿姚广孝,参与天下之争,给后世留下道家入世真名。
魏昶君悄悄在卧室取出书,仔细审阅,现代回信了。
「短期训兵法——该训练法于西安影视城挑选群演,挑选军方多名优秀班长对群演进行训练,训练站姿,服从最简单指令,训练最适合长矛刺杀之法,得到训练数据,得到训练最快时间最大效率化参表」
「站姿要领、训练时常,口令要求,长矛训练动作,起手姿势、腰脊转力、前突刺、连环突刺、反身砸击......」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