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架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字体大小
A-
18
A+
页面宽度
900

第44章


方尘拿到手中,翻看底部,只见有一个款,大明宣德年制。

仔细的抚摸,发现炉壁不等厚,上下厚,中间薄,炉口壁直,内腔底低,面径小。

随后方尘又压着炉子,手指在炉壁敲打几下。

“这件东西,单看款的话,是大明宣德年制,两边的耳饰,是我们神话传说中的挑花神鸡,应该是叫做天鸡耳宣德炉。

这种宣德炉,是大明朝宣德年间制的焚香炉,通常用于陵墓、寺庙及权势之家拜佛、祭祖烧香所用。

不过传世的宣德炉很少很少,价格非常昂贵,后世朝代都纷纷仿制,因此大明宣德炉通常来说,都不会是大明真品。

这件天鸡耳宣德炉,可以称道的是他的天鸡耳雕工,栩栩如生,是一件手工刻的精品。

不过它的铜制抚摸上去,相比宣德年的铜制品,略显粗糙。

而且这东西拿在手里,有种轻飘飘的感觉,没有任何的压手感,这说明使用的材料不多。

尤其是内腔,薄薄一层,真的有偷工减料的嫌疑。

不过它的整体器型接口还是不错的,结合那天鸡耳的雕工,应该是清中期仿造出来的。

相对来说,这个时期的仿宣德炉,算是比较差的,没有把真正宣德炉的那种档次体现出来。

另外这件东西撞击的声音有些沉闷,说明器形有裂,是一件残次品,所以这件东西的定价,我给个一万块钱左右。

方尘对这件东西相对慎重了一些,因为他前世本身并没有收过类似的东西,只有在鉴宝节目里面,看到别人点评介绍过。

因此他完全就是凭借自己对明清时代文化的了解,结合一些同类器物的见识,这才给出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评价。

“真是深藏不露呢,这东西如果不是专门研究铜器类古董的,很少知道其中猫腻,大多时候都会被铜雕吸引。

而这种铜雕刻法,明清时期的手法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一般人会因为这个原因,加上刻款还有特色的器型,认为是真东西。

这件东西,当初就有一个收藏爱好者当做真品从国外花了百万买回来,后来家道中落,就拿出去拍卖,结果才知道是仿制的,还是残次品,当时可是气坏了呢。

这东西我自己其实也辨别不清楚,有这方面的专家,给了个一万二的定价,跟你相差无几,所以这一件东西,你的鉴定也过关了。

白大师一脸的惊叹神色,显然这件东西被方尘鉴定出来,他是非常惊讶的。

“白大师,我现在鉴定出来两件,应该算是过关了吧?

方尘面露喜色道。

白大师点点头,随后指着最后一个锦盒道:“的确通过了,而且你选的还是考核内容中最难的两件,不过第三件东西你还是应该看看,只要鉴定准确,跟古董协会这边的一些合作会更加有益。

这一点方尘倒是知道。

这条街的古董店铺虽然都是私人产业,街道管理,还有古董交易,都是要依靠古董协会的。

街道管理费就不用说,杂七杂八,都是小钱。

而古董交易的话,分为正品交易和商品交易。

正品交易在古董街是最受欢迎的,因为这类型的古董都是由古董协会甄别过的,童叟无欺的真品。

展示会贴上古董协会的价签,上面有古董协会给出的建议价格,这种东西一旦出了问题,古董协会负全责。

===>戳我阅读更多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