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架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字体大小
A-
18
A+
页面宽度
900

第22章


进入秋天以后,白天也越来越短,天也亮的晚了。

张氏和李今禾这次在天擦黑便进了城,母女两个便没再舍不得钱,而是花了三个大钱坐了驴车。

这驴车是赵伯家的,他每日早起去城里卖柴,路上也会捎带着几个不想走路去县城的人,也算是一笔小的收入。

大人是两个大钱,李今禾还小,就按半价算的,假如是带的东西太多占地方,还要另外掏。

其实这个价格不算贵,但在两个鸡蛋才能卖一文钱的时代,很多农户家的舍不得花这个钱。

张氏还背着一个大背篓,里面是采摘下来要去卖的木耳和已经缝好的帕子荷包。

为了节省钱,张氏把背篓放在自己怀里抱着,一手搂住背篓防止掉落,另外一只手搂住李今禾。

母女二人就这么坐着去了县城。

而李今禾也暗暗发誓,明年的今天她一定要买只牲畜,再也不要这么辛苦的进城。

相比较脚程,驴车就要快的多了。

李今禾和张氏到县城的时候,天色刚亮。

早晨太早,两人都没有胃口,但还是带上了几个早就蒸好的窝窝头揣在怀里,当作今日的干粮。

母女二人准备到了地方,借碗热水就着吃,毕竟怀里的窝窝头也有点发硬了,直接咽还是有点抻嗓子。

此时的县城,正是早市的好时候。

各种小吃摊、早点摊琳琅满目,卖馄饨的,油饼的,枣沫粥的,在这带着微微凉气的秋日早晨,热腾腾的食物香气混合到一起,让李今禾和张氏更是饥肠辘辘。

李今禾觉得怀里的窝窝头在这个环境下愈发的让人没什么胃口,她现在就想吃一碗热乎乎的馄饨。

于是她对张氏说到:“娘,咱们吃碗热馄饨行不?咱们现在也不穷了,一碗馄饨还是吃的起的。”

一普通碗儿的馄饨要十文钱,大碗的要十五文。

张氏此时也是被这香气勾起了馋虫,只是作为大人,她是能忍得住的。

但张氏是个心疼女儿的,所以最后母女两人要了一碗馄饨。

张氏找店家多要了一个碗,把馄饨分成两份,又找店家多要了一碗热馄饨汤,这汤是免费的,可以一直加。

李今禾尝了一口馄饨,虽然个头小,但是皮薄馅大,馅儿是猪肉白菜的,在这个带着凉气的早晨,吃一口热热的馄饨真是好幸福。

尽管只有半碗,但是李今禾年纪小,也吃的饱饱的。

而张氏则吃完馄饨,便从怀里把窝窝头拿了出来,掰成碎块浸泡在了馄饨汤里,就着热乎乎的馄饨汤,窝窝头也没有那么难以下咽了。

尽管半份馄饨对于张氏来说只能是尝个味道,但是看着闺女开心满足的样子,张氏也觉得自己很幸福。

李今禾看着张氏的碗,黄色窝窝头碎块在馄饨汤里起起伏伏。

她知道,张氏虽然吃不饱,但是自己要是再劝她买一份,她也是不会答应的。

她搂住张氏的胳膊,依偎在张氏身上说:“娘,等我以后让你顿顿吃馄饨吃到撑,咱们再也不吃窝窝头了。”

现在的李今禾做这种母女间的亲密举动一点也不违和,她越来越习惯这个家庭的温暖,也一步步把自己当成张氏的亲生女儿看待。

而这些都源于张氏和李山河的疼爱,上辈子没有的父母亲情这辈子都得到了。

===>戳我阅读更多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