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始终没去侯府闹事,心中也相信着,要不了多久姜梨就会给她大笔银子,让她飞黄腾达。
可孙氏的耐心一日日消磨,姜梨便也不再晾着她了。
她今日出府,一来是为了赏梨花,二来就是为了孙氏这事儿。
姜梨从怀中拿出一百两银票,递给熙春。
京城中,一个普通百姓一天的收入大约是一百文左右。
他们做七八年的工,省吃俭用,能买到一座青砖石瓦房,若是要求不高,四五年,就能买到普通石瓦房。
而南泉十字巷,多住着穷苦百姓,一间顶好的房,也不过五十两。
回府途中,因为没了谢书淮,姜梨把欢颜叫到马车上坐着。
“主儿,您这么操心孙氏的事儿做什么?”欢颜不解。
“她啊……干系着大秘密呢。”姜梨语气意味深长。“迟早会派上大用处。”
上辈子,孙氏在姜府得了大笔银子后逃之夭夭,但没过多久,她就将银子挥霍一空。
后来,她从当年给姜梨、姜挽二人换身份的接生嬷嬷那得知,姜挽其实并不是不知从哪儿抱来的野孩子,而是接生嬷嬷的亲女儿。
孙氏,是接生嬷嬷的亲嫂子。
她之前虐待姜梨的原因之一,就是她开始时候,误以为姜梨是接生嬷嬷在外跟男人生的野种。
得知了事情真相,孙氏又一次上京,找上了姜家。
姜家人为维护姜挽身份,选择息事宁人,再次给了孙氏一大笔银子。
这事儿瞒得死死的,连姜梨都没听到半点儿风声,还是姜薇姨娘李氏暗中得知,告诉的姜梨。
姜挽上辈子占她身份、抢她姻缘。
这辈子,又暗中算计,屡次挑衅。
坐以待毙,静静等着姜挽在陆家受到教训,不是姜梨的性格。
她喜欢把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把孙氏留在京城,就是她留给姜挽的一个大礼。
马车到了侯府,姜梨还没回院子,就见下人急匆匆来禀,说是夫人有请。
林氏?
姜梨压下心中诧异,方一进葭苍斋,就见二弟妹何明珊,三弟妹陶歆都在这儿候着。
林氏疏懒,此时刚用过午膳。
何明珊先是端着清茶上前,待林氏漱完口,她又捧来痰盂,接住茶水。
她伺候的行云流水,没出丝毫差错。
而陶歆就有些笨手笨脚。
她端来清水给林氏净手,位置不是放的太高,就是太低,惹得林氏责骂不休。
她一张小脸生的白皙娇媚,全然不复那日飞扬神采,被林氏数落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
“给母亲请安。”姜梨规规矩矩给林氏行礼。
林氏又把三个儿媳叫她面前伺候,想必是谢书淮回京的缘故。
谢书淮就是她最大的底气,他回京了,大长公主即便不喜欢她,也得顾及着谢书淮的面子。
可巧儿姜梨今日出府,没过来伺候着林氏。
但出乎姜梨意料的是,林氏并未斥责她,反而是温声和气。
“我前日子病了,近来身子虽好不少,但仍不大爽利,大长公主既说你规矩学得好,那掌家中馈,便先交到你手上吧。”
“你是三房长媳,淮哥儿是三个兄弟里最出色的,你也不要差了。账本和对牌钥匙,下午我便差人送到你那儿。”
给林氏捏肩的陶歆,手上顿了一下,脸色不大好看。
“母亲放心,我也一定助大嫂嫂管好家事,不叫您费心。”何明珊脸上带着淡笑,试了试茶水的温度,而后递到林氏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