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他们只要努力经营,一定是可以赚到钱的。唯一没有给安排的倒是张晓峰,这让张晓峰倒有些尴尬了,要说不眼红别的室友,也是不可能的。这会儿,张晓峰也举起酒杯来,一个又一个地跟余亮敬酒。
张晓峰也羡慕别人啊,希望余亮也给他一个好的去处,好的安排。余亮也清楚,这些全是室友,在一起处了两年多,这是第三年,一直以来关系处得不错,肯定要给张晓峰安排的,但是也要找合适的机会,上赶着不是买卖,也等到张晓峰向他提出要求,这才满足他。余亮说:
“老张,你这是要给我灌醉啊?”
“亮哥,以前我有对不住的地方,必须得求你原谅。”
“没有哇。”
余亮也笑了,就知道这小子心里肯定会有想法。也是,同寝室的三个人,另外两个也得到了余亮的关照,各自当了企业的负责人,看他们天天吃香的喝辣的,人五人六的混,自己成绩也不差,自我感觉也没有对不起余亮的地方,可是余亮没给自己安排。
在这种情况下,张晓峰也在反思自己,肯定是哪些地方没有做好,让余亮生气了,至少不满意吧。
余亮笑了,没有任何不对的地方。余亮说:
“你有什么要求,也可以尽管提,我能满足你的,一定能满足。”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说到这里,张晓峰也眉开眼笑。最近他倒真是遇上了一件困难的事儿。就是张晓峰的姐姐张晓艳也在中海市打工。姐姐的儿子何家正在读小学五年级,最近入学也遇到一些困难了。
“读不了书,你说这事怎么办?”张晓峰说。
“怎么没在老家读哇?”余亮说。
“在哪,可是孩子慢慢长大了,读到五年级了,也不听话了,老家老师也管不住,三年两头逃学。其实这孩子挺聪明的,就这样荒废了挺可惜的。”
通过张晓峰的讲述,余亮也了解了一些情况,很多父母在外打工,因为收入问题,因为没能买房子的问题,孩子的户口学籍等问题,也没法在中海市就读。只能放在家乡,让爷爷奶奶照顾。可是老人毕竟年纪大了,精力也跟不上,管不上这些孩子。长年累月的无人管教,也让这些孩子性格变得越来越野。
同时,这些孩子也盼着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大不了出去打工去,对学习也不是太上心。
一边喝着酒,一边聊些这些闲话,也让余亮陷入了沉思。余亮说:
“这倒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啊。”
“是啊,你能帮我吗?”
“你姐姐的儿子已经来了吗?”
“来了,可是读书,进一些公办学校完全进不了,进一些民办学校,也要额外多收一笔费用,而且,这个费用也不低呢?”
“多少钱?”
“一年得额外多给三万,这些钱,我姐姐那里给得起啊。”
如果直接给钱,余亮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这不是余亮解决问题的办法,直接给人钱,如果开了这个口子,任何人都来找余亮要钱,那也比较麻烦。余亮虽然有钱,但也不想当这样的冤大头。当时余亮就想到一个办法:
“这样,如果我们也买一所学校,让你来当这个校长,你可以干好吗?”
“这——”
这下子轮到张晓峰目瞪口呆了,他从来没想过余亮会是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虽然以前也知道,室友徐明忠也当上补习机构的校长,王世涛当上酒吧的经理,自己也应该弄一个职务当当,没想到现在真的成真了。当时,张晓峰也激动得语无伦次。
余亮做出这个决定,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他的几个室友,个个都给了安排,那么,也给张晓峰安排一个职务。事实上,张晓峰对学习也挺上心的,数学系的高材生。虽然在华X师范大学读书还没毕业,但是也可以当这个校长。相信他会很合理地安排好工作与学习。
再说了,当上校长,也只是一些管理工作,做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就可以了,把具体的工作交给下面的副校长以及主任副主任老师之类的,大家各司其职,完全可以把这个工作做好的。
当即,余亮也问了张晓峰,他们要进的这家民办学校叫什么名字。
“华X师大附属实验学校。”张晓峰说。
余亮也笑了,这个民办学校,还挂了他们大学的名头,肯定一年也没少给学校里钱吧。估计也是一个房地产老板办的学校吧,一般就是这种情况,你只要有钱,把校舍修得好一些,大方一些,是可以吸引到学生来就读的。当时余亮就打了电话给自己的助理张光美:
“小美,你去查一下这个华X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这个好像是个民办学校。”
“是的,跟他们老板谈一下,收购计划。”
“啊,又要收购哇。”
张光美也是无语了,这个余亮还真是个有钱的主儿啊,动不动就把别人的公司收购过来了,然后,分给自己的同学,小兄弟来经营。至于经营情况如何甚至管也不管一下呢。张光美一直认为自己是余亮的私人助理,应该让她来查一下这些公司的经营情况。
当场也给私人助理打了电话,这下子张晓峰也放下心来了,余亮说了,最多一个星期,一定让张晓峰姐姐家的孩子能读上书。
66.
过了两天,余亮就得到消息了,这个张光美办事效率还是真的高哇,这么快就把事情给摆平了。当天,余亮也是带着张晓峰,去到自己的东城壹号去,余亮可是没有带过其他人过来这里哦。看到这么好的房子,张晓峰也是目瞪口呆,这个余亮果然是富二代啊,有钱,真是太有钱了。
余亮让张晓峰自己先在那边休息一下,张光美有事情要跟余亮单独汇报。关上办公室的门,张光美说:
“为什么要收购一个民办学校啊?”
“我这个同学,他姐姐的儿子读不到书,我准备把这个学校买下来。”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