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多少有些感慨。
身为卧底,可不就是‘深藏身与名’嘛。
恍惚之间的李易,却是忘了哪怕他低念声音再小,最起码站在他身旁的狄仁杰是可以听见的。
不光听见了,并且在听完之后,看到了小厮挂出的第四句。
狄仁杰在这一刻,陡然转身看向李易:“你昨夜出城了?”
潜台词很明显,他觉得李易已经看过这首诗。
“很难猜吗?”
李易这时却故意眨了眨眼,笑道:“我学的是道家功法,怎会不知道庄子旧事?昔日庄子劝赵王莫要沉迷剑客和剑术,事了之后可不就是洒脱而去,也多亏赵王宫有此事记载,后人才能知晓一二。”
听到李易这么说,狄仁杰忽然有种错觉。
如果只是把典故旧事这么写出来,他执笔也行啊。
不过这个念头也就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狄仁杰很快就回过神,目光炯炯的盯着下方:“我似乎能预料,这首诗很不简单。”
李易挑眉:“怎么不简单?”
“还不好说。”
狄仁杰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静静看着一句句被挂出的诗句。
直到最后一句登场,狄仁杰突然闭目沉思。
似乎这一刻街道上的哄闹与叫好,全都被他屏蔽脑外。
但也就是寥寥数息,狄仁杰猛地睁眼。
目光再度落在侠客行诗句上时,眼底闪过一抹羡慕和追求:“李白将他感悟的天地大道,全都写在了这首诗里。”
“此诗不过百余字,却已是人间绝品。”
人间……绝品?
李易有些意外,但又觉得在情理之中:“狄兄说的是,此诗中暗藏武学?”
“不单是武学,更是功法,和天地感悟。”狄仁杰稍稍摇头,随后顿了顿:“你尚未入先天,感观不会像我们一样强烈。”
“可我愿闻其详。”
“说破了其实也没什么,典故大家都懂,庄子所言天子剑、诸侯剑、百姓剑,这应是尚未出蜀山的李白所仰慕的。”
狄仁杰想了想,随后带着几分不确定开口:“信陵君窃符救赵,市井之中有义士相助,大将晋鄙面君半步不让。不同立场,却都重诺决死不负于人。出山之后的李白,已经慢慢明悟己心,心中更是有了剑道信念。”
“侠骨香,太玄经,可叹,可惜啊。”
见狄仁杰突然露出一脸遗憾,李易有些摸不着头脑:“狄兄这是?”
“我叹李白好气魄,他不愿做扬雄,一生钻研道法典籍,出释译、仿古文,为名所累,也从未打破先人枷锁。言下之意便是万般先人所创功法武学吃透了学透了又如何,好比城外大河的源头来历、千年变迁,你就算说出花来,它依旧只是一条大河,这点都看不透,如何看透世间天地,要知道天地山川最是繁杂,却也最是纯粹啊。”
狄仁杰边说着,脸上的怅然之色更加明显:“如今他李白已无争状元、入朝堂的心思,恐怕不会久留长安,你我多半也见不到他如今领悟的天地威能,难道还不可惜?”
唔~
听完狄仁杰一番话,李易心底无数问号闪过。
大家看的是同一篇侠客行?
他李易虽然也有少许感悟,但绝对没狄仁杰这么夸张。然而听他说完,李易却又不得不承认对方说的很有道理。
心底念头一闪,李易突然想起了某个山谷里的埋剑之地。
青光利剑无坚不摧,用与群雄争锋。
紫薇软剑误伤义士,早已弃之深谷。
玄铁重剑大巧不工,恃之横行天下。
小说《谍中谍?皇帝们搞宫斗别拽着我》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