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入我焦家三年,没给我们家添个一儿半女的,休妻”
“呵呵,老太太,我家妹子是嫁入你家三年没错,但是这三年,你儿子在家的时日你有没有算过。这一天不算,坐不住嘴”。
“不事舅姑”焦母气的嘴角发抽,哆哆嗦嗦说出此话来。
“老太太,咱也不折腾了,我已经派了小厮,去请两家族中长老,是休妻是和离,你说了不算。”
我也没想到,兄长做事居然如此雷厉风行。没想到居然请了族中长老,他是要体体面面,利利索索的离开焦家。
以我一贯的风评,自然是以和离收尾,我跟仲卿以后就是互不相关的路人了。
“既然是和离,那我家妹子带来的嫁妆自然也应随我一同带回刘家,这是我家当初的陪嫁单子,请各位过目,稍后我会派家丁一一清点。”
一听清点嫁妆,焦母就有些慌张了。仲卿早年丧父丧兄,焦母就靠织布和族中接济过活。成年后,仲卿便在府衙谋了差事,日子才勉强度日。我嫁过来之前,家中仍然是欠下不少外债,后来也是用我的嫁妆磨平的。
我在一旁看着焦母着急的样子,也看了看兄长。
“大家都看到了,我家妹子嫁过来三年,嫁妆就少了有三成,我刘家也不是小气的,区区几百银子就算了。”此事一出,焦母克扣媳妇嫁妆的事情就不胫而走了。兄长早就让人放出声去,焦家婆母为人不地道,虐待儿媳,克扣儿媳嫁妆。
随后我辞别了焦家小姑,登上马车离开了焦家。焦仲卿骑马追着在送别路上再次表明“誓天不相负”的心迹,但他现在要先赶去府衙报道了。看着他远去的身影,我摇了摇头,原来我在他心中的重要性也不过如此。我们的和离书虽然尚未过府衙,可已在两家宗族耆老面前过过了,从实际意义上来讲我们已经没有关系了。
3.拒结鸳盟
回到刘府,母亲心疼地把我搂在怀里。前世我死后,母亲就大病了一场,终日郁郁寡欢,不久也又去了。心里的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