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影响。
回忆起当年的抗洪经历,陈大爷一度哽咽,“洪水来的时候,哪有时间装沙袋啊?只能拿人的命去填,一个浪头打来,好多人就不见了。”
……
送陈大爷回屋之后,我特意去找了杨主编求证。
谈及自己爷爷的死因,杨主编显然有些忌讳,“你别听陈大爷胡扯,我爷爷死前浑身水肿,是因为喝了半瓶假酒,他是工业酒精中毒死的!”
我说,可那关于海眼的传说呢?近现代京都连续发生的几场大洪水,这要怎么解释?
杨主编放下簌口杯,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们,洪水这种事,基本上每隔几年都要发生一次,上世纪,京都的排水设施不如现在发达,加上地势平坦,每次暴雨都会产生大量积水,难道除了京都城,就没有其他地方发洪水了?
“如果每次赶上京都发大水,都把问题归咎到那条老龙身上,它就算没有老死,也该活活累死了吧。”
至于锁龙井下“井喷效应”,杨主编也给出了合理解释。
他说在我国古代,水亦称之为龙,锁龙井也可称为控水井。
“通常这种井下都连通着一条暗河,我们现代人处理暗河的方法,是用高标号水泥直接堵填,但古人更加高明,他们知道“堵不如疏”的道理,会在暗河上开凿一口水井,在井中填入铁链,保持暗河水压的稳定。”
一旦有人在上面扯动铁链,暗河水压失去了铁链的压制,就会造成井喷效果。至于井中为什么会喷出黑水,那是因为井水长期静止不动,水质恶变引起的,还有那种类似龙吟一样怪吼声,应该是井中的水流和空间回响造成。
“真有龙,你让他打个雷给我看看?”
杨主编的说法乍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我却在想,假如锁龙井传闻都是假的,为何当地不仅填平了那口古井,甚至连地铁线都要绕道呢?
凌晨,京都下了倾盆暴雨。
可能是巧合吧,一个炸雷劈坏了杨主编家的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