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经验,苏星河不再像第一次那样莽撞,而是尝试着想要掌握主动权了。
“巨门位,是汉代文物藏馆。难道这次我们要找的东西,与汉朝有关?
“正是!
封不平见苏星河学会了举一反三,向他投来欣慰的眼神。
“找什么?所有的文物我都烂熟于心,只要你说,我马上就能找到。
“《青囊经》。
“那是什么东西?
“一部青囊经,三界尽在堪舆中。此乃阴阳风水集大成之作也,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本有文字记载的风水经书。
“真有这么厉害?
“当然。全经寥寥四百余字,内容却博大精深,以简洁明快的语句直言学理,却不卖弄文采,更不故弄玄虚,而是将峦头理气、风水大成之法公布于众。
“写了一本经书而已,值得你这么吹嘘?
“你可不要小瞧了这本经书,光一句‘天尊地卑,阳奇阴偶’便已道尽了世间万物。还有一句‘天有五星,地有无形’,奠定了人世间上千年的诸多运行规则。更别说此经中蕴藏的河图五气和洛书方位的大成之法了。
“若能得其奥义,便能怎样?
“三界尽在鼓掌,权术尽在堪舆,得之可得天下。
“我不信,又不是《易筋经》。要真有这么厉害,我怎么没听过?
苏星河总觉得封不平言过其实。
“我给你说一人,你自然也就相信了。
“谁?
“张良!
“你说的是西汉开国功臣,助高祖刘邦开朝,帮太子刘盈登基的一代名相张良?
“正是。你可知他为何如此厉害?
“历史书上说,只因他有一部神书,叫做《素书》。
“何人所著?
“这个我当真不知。
“星竹,科普时间到了。
封不平见苏星河回答不了,便使唤开了星竹。
“魔君,《素书》,是秦末汉初著名隐士黄石公所著。他被世人称为下邳老人,也是名相张良的授业恩师,在道教神谱中亦享有高位。只因书中内容,涵盖‘道、德、仁、义、礼’等立身治国经略,才得意让张良在研习后,助刘邦定下汉朝的巍巍江山。
“原来如此,《青囊经》也是他写的?
“正是。
“我们要去找的巨门位守将,是不是就是他?
“是也,非也。
封不平像个老夫子一样,摇头晃脑,像是在卖萌,又像是在故弄玄虚。
“我靠,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传说中的领导大法——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出了问题好甩锅?
苏星河气不打一处来,就是见不得他一副贱兮兮地样子。
“星竹,还是你来讲吧,你这个魔君可是真不好伺候哦。
封不平见苏星河满脸不爽,又把这个难题交给了星竹。
“星竹遵命!
星竹抿着嘴莞尔一笑,躬身领命。
“魔君,想要拿到《青囊经》,就先要说服下邳老人黄石公下山,将《素书》传授给张良,助他成为一代名相,方能成就汉朝盛世。而后,这下邳老人才愿与我们一道,去阻止三界浩劫。
“这黄石公现在何处?
“正逢小难,需魔君略施小计,救得此公,方能取信于他。
“还不快走?
“魔君稍安勿躁,待魔婢行穿越之法。
说罢,星竹便运起神功。苏星河拉着星竹的手,只觉得天昏地暗,山崩石裂,飞沙走石间犹如身处风暴漩涡,直吹得他全身难受!
“魔君,黄石公,便是那个身穿道袍一字眉的老人。
待风暴停止,经星竹提醒,苏星河才反应过来,已经穿越到了秦末汉初。
待他站定,看见五个身穿盔甲的士兵正在围猎一个老人,此人一派仙风道骨模样。虽然被士兵围在中心,却丝毫未露惧色,而是气定神闲地等着几个士兵靠近。越是这样镇定自若,士兵越是不敢靠近,拿着长矛在试探着老人的虚实。
“星竹,去助上一助。
“魔君,星竹不敢僭越。这北斗七星守将,都需要魔君亲自搭救,日后才好共赴大业。
星竹拒绝了他,却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ok,但愿你不是撒懒。
苏星河嘴上说着,没等星竹解释,便已经跑上前去。
“嘿,你们几个,欺负一个老人算什么本事?
士兵一听有人挑衅,便不再管老人,而是将矛头对准了苏星河。
“哪来的毛头小子,敢多管闲事?
“甭管爷爷是从哪儿来的,你们赶紧跑吧。不然老子一个响指,你们就得灰飞烟灭。
“哟,你真是口气比脚气还……
“大字还没说出口,苏星河的手指一捻,五人便已口吐鲜血倒地身亡。
“阿弥陀佛,下手又太重了。
苏星河上前测测士兵鼻息,一个个都魂归地狱。而后,他口中不停地默念着“罪过罪过,告诫自己往后下手要轻一些。
“黄石公?
苏星河走到老人跟前,开门见山的问道。
“不是,老朽是下邳老人。
“……
苏星河一听黄石公说出了混号,却又不承认自己是黄石公,顿觉得无语至极。
“魔君,别这么直接。要循循善诱。
见苏星河一时无语,星竹隐身至苏星河耳边,轻声细语地说道。
“是不是黄石公不重要。老先生,这是要去干什么?又为什么遭兵围堵?
苏星河语气恢复了平和,满脸堆笑,满是耐心地问道。
“寻天下治世之能臣,推翻旧秦暴政,好叫穷苦百姓过上些好日子。
下邳老人说得语气平和,却在蒙恬听来,却是无尽的辛酸与凄凉。
“我向你推荐一人可好?
“谁?
“刘邦!
“流氓市侩,我怎会与之为伍?
“项羽!
“鲁莽壮汉,有勇无谋!
“……
苏星河又一次无语了,真想给这个难缠的老头子来一下逍遥指。
他本想直接说出张良的名字,却又想起星竹说的‘循循善诱’,只好耐着性子继续和他盘旋下去。
“你想要找的人,到底是怎样的?
“世上能人千千万,老朽却独爱一个‘信’字。唯有守信,方能成大事也。
“哦?是吗?我确实认识这样一个人,不知道你敢不敢兴趣?
苏星河内心一喜,心想,终于要聊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儿了。
“谁?
“张良。
“没听说过!
“没听说过不要紧,关键是此人守信呐。
“你为何这样确定?
黄石公见苏星河说得笃定,不禁也对张良感了兴趣。
“一试便知。
苏星河也学着封不平的样子,卖起了关子。
“怎么试?
“你去沂水桥上,将鞋扔到桥下,看他捡是不捡?
“捡了怎样,不捡又怎样?
“捡了,便可见此人的胸襟与道德。能为陌生的老人捡鞋,又有什么委屈不能受呢?立身治国不就需要这样的人吗?
“捡了之后呢?
“你与他连约三次,每次都将时间定在半夜,看他是否应约?
“应约便如何?
“一次应约,是为侥幸;二次应约,是为人品;三次应约,此人不就是你要找的人吗?
“如此说来,老朽便试上一试。
见下邳老人答应了自己,苏星河喜上眉梢,当即假装告别,而后却又和封不平等人隐身跟随。
果然,下邳老人依照苏星河的办法,三试张良,张良都如约而至。下邳老人自此深信张良便是自己找的“大信之人。在张良第三次赴约时,亲手将《素书》交到手上后,便悄然离去。
“老前辈,我推荐的人如何?
待黄石公离开张良后,苏星河又一次站在了他的对面。
“大信之人,可以托付。
“我有一件小事儿,需要你帮忙,不知道是否方便?
“《青囊经》?
“你怎么知道?
“《青囊经》乃老朽所书,要连这点儿事儿都算不来,又何谈阴阳堪舆呢?
“那往后的事儿,自然也不用我多说了。老前辈可否愿意?
“立身治国经略托付了可靠之人,老朽现已没了牵挂,能帮助魔君阻止三界浩劫,自是功德一件,有何不可呢?
“那可真是太好了。星竹、蒙恬,还不快来和小伙伴打打招呼?
苏星河一句“小伙伴说出口,才反应过来,这里每个人都不“小。原来,小丑竟是他自己……
“鸡已鸣了一遍,我们得速速回到2022年。
黄石公还在和蒙恬聊着些秦朝往事,封不平这一声,既让他们停了下来,更将苏星河拉回了现实。
鸡鸣三遍的时候,苏星河与封不平就又都身处在博物馆了。只是,苏星河一点儿都不觉得疲累,封不平却又是一身保安装扮,尽显吊儿郎当之姿,看起来滑稽至极……